登录 | 注册 | 忘记密码
关闭 用户登录
  • 帐号: 注册新帐号
  • 密码: 忘记了密码
  • 姚萍 王琥 体验生活 享受快乐——“主动承担家务劳动”教学设计
  • 2010-3-19 浏览() 【
  • 镇江市姚桥中心小学   姚 萍 王 琥

      教学目标
      1.情感与态度
      调查同学们承担家务劳动的情况及父母对其评价,让学生感知自己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后父母的态度,体验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后的欣慰与骄傲,树立承担家务劳动的基本观念。
      2.行为与习惯
      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,分担父母的辛苦,养成自觉承担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。
      3.知识与技能
      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,有承担家务劳动的责任,学会一些家务劳动的小窍门。
      4.过程与方法
      调查了解、互相介绍自己作家务活的体会,激发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兴趣,并尝试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。
      教学准备
      用过的小手绢、红领巾和有关洗涤用品,晾晒用的绳子。
      设计一张调查表,按表上的项目做好调查记录。
      时令蔬菜(萝卜、白菜或藕等)、垃圾桶、垃圾袋若干备用。
      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录像片断。
      教学过程
      一、尝试活动——激发劳动热情
      课前调查
      (1)指导学生到附近的同学家里进行调查,并填好调查表。


        承担家务劳动调查表
        姓名(          )    (   )年(   )月(   )日

    家务劳动

    有时

    经常

    父母态度

    洗自己的手帕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打扫室内卫生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帮父母择菜、洗菜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抹饭桌、书桌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叠被子

     

     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 被调查家长:

      (2)开课时交流调查结果。先小组交流,再推荐全班交流。
      2.小结:通过大家的汇报、交流,老师非常高兴,知道同学们在家里做了这么多事情,减轻了爸爸妈妈的负担,真了不起!作为    家庭中的一员,我们就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,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。(板书课题:主动承担家务劳动)
      【评】开课之前,组织学生调查研究,开课伊始,让学生汇报、交流课前调查结果,从中体验家务劳动的乐趣和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给父母带来的欣慰。这样做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,同时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——品德学习走向生活。
      二、再现生活——体验劳动快乐
      现在,请同学们看“莉莉洗菜”的录像。
      教师引导:大家都说莉莉是个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好孩子,在我们班有像莉莉做得一样好的同学抹?请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做的?
      (择、洗菜,除了洗泥、捉虫,还要用水浸泡除去残留农药。)
      分组进行择菜、洗菜,体验家务劳动带来的乐趣。
      过渡语: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蔬菜,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洗干净。看谁做得好!(为了便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,学到更多的技能,可多准备几种蔬菜。
      分组活动。
      教师巡查、指导,发现小能手。
      集中评比。
      请做得好的小能手,介绍自己的小诀窍,其他同学学着做。
      师启发:菜洗干净了,垃圾怎么办呢?表扬收拾好垃圾的小组,其他组整理垃圾。
      再看录像(后半部):“莉莉和妈妈的谈话”。(板书我们是家庭中的一员,应该主动承担部分家务劳动)
      说一说、演一演、学一学。
      你在家里主动承担了哪些家务劳动?请演示给大家看。并把你们的小诀窍说给大家听。(怎样把饭桌擦得更干净,怎样把手绢洗得更干净,怎样给小鸡喂食等等。)
      谁比他做得更好?请你也来做一做,把你的小诀窍教给大家。
      大家学着做一做。
      【评】运用事例对比、分组活动、集中评比等形式,创设情境,再现生活。使学生身临其境,体验生活,让学生进一步感到从事家务劳动的快乐,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,有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责任。
      三、辨析明理——感受劳动光荣
      同学们,在爸爸、妈妈、爷爷、奶奶的眼里,我们都是小孩子,有时候,他们会不让我们做家务,遇到这种情况,你该怎么办?
      学生讨论:
      你做家务时,爸爸说:“你去读书,做作业吧,只要你学习好就行了。”
      你要洗袜子,奶奶说:“小孩子哪能洗干净?还是你妈妈洗吧。”
      每做一次家务,爸爸就奖励我1元钱。
      让学生找出能充分说服长辈的办法。(提示: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;作为家庭中的一员,承担家务劳动是我的责任,也是关爱爸爸妈妈的表现;老师教育我们从小要热爱劳动。)
      四、身体力行——养成劳动习惯
      1.我们班有些同学,如:某某、某某某在家里主动帮父母做家务,减轻拉爸爸妈妈的负担,真是了不起的好学生,希望你们以后做得更好!那么,其他的同学,学了这课以后,你们打算主动承担哪些家务劳动?每星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每天做哪些事情,请你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,写在下面的表格里。做到的请爸爸妈妈打“√”,一个月后我们进行一次家务劳动竞赛,看谁做得最好!

    承担家务劳动计划表
   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姓名(       )     (    )年(    )月

    承担家务劳动

    有时

    经常

    父母的评价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      【反思】
      本课通过多种教学活动,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,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,养成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。教师在设计此课时能围绕新课标的要求,充分利用说一说,演一演、学一学和制定承担家务劳动计划表大那嘎主体活动,激发学生立足生活体验,享受劳动快乐。
      趣。此课教师注意将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,有机地切入到教学中。如,说一说:说在做家务劳动时的感受;做一做:生活中的小能手演示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小诀窍;演一演:再现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过程;学一学:向生活中的小能手学做家务。这样,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兴趣盎然。
      近。贴近学生实际,贴近学生生活。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“演、做、说、学”都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,注重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,做到了关注儿童的真实生活,强化了对儿童生活的指导。
      实。联系实际,突出实践。教学过程中通过“择菜、洗菜”“说、演、做、学”等活动,给学生以真实的生活体验,从而真实地经历道德成长的过程,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。
      活。在活动中学,在生活中用。本节课中,教师“把道德规范生活化”,结合学生生活实践,以体验生活情景的方式,帮助学生完成品德学习的过程,且教学方式灵活,做到了认知过程、情感过程、行为过程的有机融合。
  • 返回顶部】 【关闭】 【打印
  相关文章
  • 暂无相关文章
  • 登录 现在有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
  • 标题:
  • 内容:
  • 请您文明上网、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    
版权所有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4884号-3 技术支持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