连云港市宿城小学 李亚林
《小花圃的管理》是苏科版六年级下册劳动与技术课的内容,是让学生在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中自己动脑、动手,在实践中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,获取第一手感性知识,获得亲身体验,开发学生个体创造性和小组协作体验的一课。本课要求学生在学和做中掌握浇水、施肥、整改、松土、除草、打扫等小花圃管理的基本项目,通过阅读文字和图片,了解小花圃管理的基本知识,设计小花圃管理方案,让儿童的智慧在劳动实践中生成。
一、教材为儿童的实践活动提供素材
小花圃的管理看似简单,操作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。看、记、写、查是实现对小花圃科学有效管理的基础,学生通过到现场看,用照相机等工具记,确定了自己喜欢的劳动对象,通过写出小花圃的地点、形状、面积、种植的花卉,让自己对小花圃的环境有了进一步的掌握,由认识而熟悉,进而喜欢,对小花圃有了感情,这感情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的体验。
“查一查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,自己动手收集资料,学生要查阅图书资料或到网络上搜索要找的资料,无形中增加了阅读学习的机会。到园艺场、公园、社区,调查访问有关人员,更具有挑战性,学生要事先设计好访问提纲,拟定好访问线路,了解被访问人的有关信息,在访问的过程中学会了记录、与人交谈的技巧和礼貌用语。课文中的六幅插图是学生查找访问的主题。学生要在查找或访问的过程中,要学会给小花圃浇水、施肥、整枝、松土、除草、打扫的要领和时间把握。
“助学提示”为学生学习小花圃的管理提供了帮助,是对学生查找资料和访问专家学习的补充,给学生列出了给小花圃浇水、施肥、整枝的基本常识和注意点,让学生从中获取小花圃管理的间接经验。
小花圃的管理体现了劳动技术课程“做中学”和“学中做”的特点,是学生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的结合,开始学生不可能熟练地进行小花圃管理的每个环节的劳动,但他们可以通过管理的亲身操作获得直接经验,获得操作体验,体现了劳动技术课是建立在操作基础上的知识,技能、态度、方法、能力的综合学习的特征。
“试一试”制作叶贴画,不放在本课完成。二、三月好多树木都还没有发芽,制作叶贴画的材料很难找到,给课堂活动带来困难。建议把这一项内容放到六年级上学期,九月份树叶茂盛,要什么样的树叶都可信手拈来,这样可以做出多姿多彩的叶贴画。
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,对本课的教学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:
1.掌握小花圃管理的基本知识,确定这个目标是让学生通过观察、记录、查找资料、访问专家,获取的知识更全面,了解更多的获取知识的途径,依据自身实际情况,选择获取知识的最佳方法,在实践活动中建构自己对小花圃管理的知识。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的知识理解更深刻。
2.具有对小花圃管理、浇水、施肥、整枝、松土、除草、打扫等技能,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创新,儿童的思维活跃,在他们亲历的劳动实践过程中,会产生很多奇妙的想法和创新的做法,在小花圃管理的过程中,前期获取的小花圃管理的基本知识,将会和实践操作产生碰撞,碰撞的过程中闪出的火花,会点亮儿童创造智慧。小花圃管理的实践活动将为儿童发展创造力提供广阔的舞台,儿童的微小的创新收获,将会使他们的创造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,从而在实践中创新能力得到发展,技能得到提高。
3.培养学生爱劳动的品质,使学生懂得美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,教育学生用自己的双手,通过辛勤的劳动,美化环境,美化生活。
根据这个目标,组织学生对“认养”小花圃实施管理。小花圃的管理看似简单,实际上也是一项艰辛的劳动,学生要了解小花圃中每一种植物的生长习性,了解植物对水、土、肥、光的要求。旱了要浇水,大雨后要排水,要掌握施肥的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,还要适时保持小花圃的清洁。这些事对学生来说,一天、两天、一周、两周容易,要坚持一年可不是容易的事,所以小花圃的管理对本课的学习来讲至关重要,学生从劳动实践中可以体会到劳动的艰辛,美好的环境是人类劳动创造出来的。在小花圃的管理中可引导学生小组合作,互相交流,互相参观学习,劳动纲要中指出,要加强劳动教育在日常生活和日常学习中的渗透,充分利用一切有益起源,提升劳动教育的广泛性和有效性,从而达到以劳树德,以劳增智,以劳促技,以劳强体,以劳益美,以劳创新的目的。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,学生不仅是劳动体验的主体,动手操作主体,也是技术探究的主体。教师是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、引导者和紧密的伙伴。为了提高本课学习实践活动的有效性,课前做好了以下准备:1、把全班分为若干学习小组,小组事先收集有关资料或通过调查、访问了解小花圃管理的基本知识。2、准备好除草、浇水、施肥所需要的工具和材料。如:铲子、水桶、化肥、剪刀、铁丝。3、学校、社区、公园、家庭中小花圃的照片和视频材料。
二、课堂为学生实践活动成果展示提供舞台
(一)激趣导入,紧扣主题
投影出示事先拍摄的小花圃照片,播放山里人家庭院的视频录像,展示傲雪的腊梅,报春的梅花,骄人的桂花,傲霜的菊花,热情的杜鹃花。看后请学生说说感受,问学生小花圃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?
美是人们劳动创造出来的,人人都爱美,人人都能创造美,爱美是人的天性,吸引眼球的花圃激起了学生的热情,引出了讨论的话题:小花圃美化了环境,又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,怎样使这些小花圃一直美的呢?由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的学习。
(二)趣味探究,互动高效
1.依据课前准备和教师指导,学生根据书上的“看一看,记一记”和“写一写”的要求,填写空白处。
2.小组内介绍自己最喜欢的小花圃,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。
3.介绍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将学生拍摄的照片、画的画展示出来,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开阔学生的眼界。
课前让学生做好学习小花圃养护知识的必要准备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:“人的心灵深处,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,研究者,探索者的固有需要,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。”课前准备中,我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学习小组,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小花圃的管理知识,指导学生收集资料,制作资料卡片,和学生一起设计调查表,共同拟定访谈的程序,做好访谈准备。如:谈话进行的方式,提问的问题,必要时的备用方案,规定对调查对象所做回答的记录和分类方法。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小组讨论:“通过调查、采访,你发现了什么?”然后小组成员整理通过调查和访问获得的资料,撰写小组的调查报告和采访专题报道。由于事先作了充分准备,课堂上学生就可以就自己所收集的资料或访问、调查后得到的知识与同学进行交流,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小结,提示管理小花圃时浇水、施肥、整枝、松土、除草、打扫等注意点。给学生友情提示:“浇水干透浇透好,施肥薄肥勤施妙,整枝适宜二、三月,松土不伤花木根,除草要在草小期,打扫卫生要及时。”
(三)趣味实践,生成智慧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学生收集资料、调查、访问得到的只是间接经验。如何让学生得到小花圃管理的技术呢?那就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,对校园的某一花圃进行管理。具体实施有一个小组承担,其余组的学生进行观察,看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如何来确定给花圃除草,整枝时是否能把握去掉密生枝、细弱枝、交叉枝、重叠枝、下垂枝和病枯枝。对于开过花的花卉,如:月季花,必须修剪去老枝,这样才能发新枝,多开花。观察实践活动组,施肥的品种,施肥的量是否合理,写好观察记录,有了观察和实践体验,再加上课前做的知识准备,老师可以鼓励学生,可以当个花圃管理员了。但是管理员要想把工作做好,做出色,还要做个小花圃管理方案。出示小花圃管理方案提示:1、说明小花圃在什么地方?主要种的是什么花卉?2、管理小花圃需要用哪些工具和材料?3、安排好管理时间。4、管理中要做哪几件事?给学生发管理方案表格,小组完成。
小花圃管理方案 小组名称 组长 小组成员 所需工具 肥料 小花圃地点 主要品种 第一次施肥 年 月 日 观察人员 管理工作中要做的事有: 活动记录人: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