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| 注册 | 忘记密码
关闭 用户登录
  • 帐号: 注册新帐号
  • 密码: 忘记了密码
  • 挂 钩 (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王晓敏)
  • 2010-3-23 浏览() 【
  • 江苏省新苏师范学校附属小学   王晓敏

    一、教材分析

    挂钩是《综合实践活动——劳动与技术》五年级下册小金工单元模仿制作中第一课。挂钩的制作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,要求学生通过观察、讨论,结合图例了解制作步骤及方法,在实践操作中体会用钳子进行剪切、夹、弯、折等金工技术的基本技法,掌握技能技巧,提高观察、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,并鼓励学生在模仿制作活动中学习运用。

    二、学生素质发展目标

    1.知识目标:认识钳子的用途、结构,了解其基本功能,并学会正确的使用方法。通过观察、感知作品——挂钩,了解制作方法,分析制作步骤,掌握技能技巧,并能在实践中正确应用。

    2.能力目标:提高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。学习简单的技术设计,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。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探索问题的精神,学会一些劳动技术探究的方法,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。提高学生对技术设计、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。

    3.情感、态度价值观目标:在亲历实践的过程中,体验成功的快乐,学会交流、合作。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。

    4.行为目标:养成认真、细心、精致的劳技活动的习惯、主动进行劳动技术学习和探究的习惯和养成学以致用的习惯。加强安全意识。

    三、教学重、难点

    重点:1、学会正确的使用钳子。加强安全意识。

    2、能用钳子进行剪切、夹、弯、折等金工技术的基本技法,掌握技能技巧。

    难点:弯折、剪切技巧及使用金工工具时的安全。

    四、教学准备

    教师准备:课件、钳子(平嘴钳、尖嘴钳各一把)、学生用铅丝(一人20cm)

    学生准备:尖嘴钳或平嘴钳

    五、课时安排:一课时

    六、教学过程:

    前置性学习:怎么用尖嘴钳弯、折、剪更省力?什么时候可以徒手操作,什么时候一定要借助尖嘴钳?(准备好尖嘴钳动手试一试)

    (一)情景导入:

    1、看录像(录像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拍摄,内容如下:雨下得很大,同学们撑着雨伞陆陆续续进教室。教室后面的黑板槽里放满了折叠伞,地上都是雨水。后面进来的同学没地方放雨伞,只能放在地上)

    2、讨论:看了刚才的录像你有什么感想?你有什么好方法解决这一问题?

    (学生可能会想出很多办法,教师要以鼓励为主并尽量启发学生充分利用教室外的栏杆,这样学生就会想到做个挂钩挂在教室外的栏杆上,这样折叠伞就可以挂了。)

    3、那做挂钩要什么工具和材料?

    4、过渡:那我们先来了解钳子,只有掌握了使用钳子的本领才能把这些存在的问题解决,下面就来一起学习钳子的使用。

    通过情境导入,激发学生探求未知的兴趣和热情,从而唤醒潜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创新意识。以生活中的“问题”为主线,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,拓展学生思路。

    (二)体验探究

    1、认识钳子

    1)平时什么时候要用到钳子?钳子有什么用途呢?

    2)讨论交流并及时板书

    板书:剪、夹、拧、弯……

    3)谈话:生活中经常用到的钳子有两种:平嘴钳和尖嘴钳,应用非常广泛。既然钳子有这么多的用途,下面我们就根据钳子的用途研究钳子各部分名称。

    (教师利用课件先出示两把钳子,学生根据用途说说对应的部位并研究各个部位的作用,教师根据学生讨论交流的情况出示相应的文字)

    l        钳口:用于夹紧材料的部分,

    l        钳中部:可以用于弯折电线或铁丝,或者夹直电线或铁丝。

    l        钳后部:斜口部可以夹断电线或铁丝。

    4)你认为我们今天用哪一种钳子更合适?为什么?

    尖嘴钳又称为尖头钳或长鼻钳,因为有一对长而尖的夹口,用于夹比较细小的物品,可以伸入较狭小的地方工作。

    一些较粗的铁丝适合用平嘴钳剪切。

    2、学习尖嘴钳的使用

    1).握钳

    l        引导:既然钳子有很多用途,我们就拿起来握一握,看看你的握法对不对?

    l        请学生上台试一试,共同讨论是否正确。估计: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:一种是食指放在钳柄中央,拇指和其余三指分别放在钳柄两侧;另一种是拇指和其余四指分别放在钳柄两侧。

    l        学生练习两种握法,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检查是否正确

    l        教师强调:握钳柄尾部。

    2)   张开钳口

    l         引导:握法会了,还得会开合才行,谁愿意到前边试一试?

    l         请学生上台试一试,共同讨论是否正确。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开合方法:一种用食指打开,另一种用小指撑开。

    l         出示图例并强调:注意安全,不要夹伤手指。

    l         练习:再练一练开合钳子,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检查是否正确。

    3、动手尝试:

    1)练习剪切铁丝(每人剪切20cm长的铁丝),并请学生说说剪切的经验(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切时很轻松,而有的同学花了很大的力气也没剪断?)

    教师提示:握法上很有讲究的。要握在钳柄尾部

    2)练习弯直角:将铁丝弯成一个        。请学生说说如何将角弯成90℃的直角。

    教师提示:左右手的配合非常重要。右手握钳并将钳子的弧形夹紧口夹住铁丝,左手顶住下面,然后将铁丝折成90℃直角

    3)再将铁丝夹直。

    通过体验认识钳子的用途、结构,了解其基本功能,再次感受钳子的用途,总结出钳子的用法,并会正确使用钳子,掌握基本的技能、技巧。同时也降低下面动手操作的难度。在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,学会分析问题,培养动手能力。

    4、学做弯钩。(模仿制作)

    1)仔细观察、分析制作弯钩要先做什么,再做什么?(先将铁丝的两端折弯,并扣紧成小圆环,再将铁丝向两侧反向弯曲成“S”形。)

    2)制作时,哪些地方需特别注意?(铁丝的弯曲程度要根据栏杆的粗细来定。)

    3)小组合作交流完成挂钩制作

    提示:如何将挂钩做得漂亮?制作时要安全使用钳子。

   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能力,放手让学生自学课本,大胆尝试,在实践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。这一环节是本课的重点、难点,通过观察探究,大胆尝试,合作交流讨论,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,力求让学生用严谨的态度去对待,提高学习的质量意识,充分体现“以学生为主”的教学理念,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意识,探索问题的精神,激发学生利用所学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,养成学以致用、团结合作的习惯。

    (五)评价、改进

    1、评价:选1-2个小组,由汇报员汇报。

    汇报内容:完成的质量,弯弧形有什么好方法、小组的合作等。

    2、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进行评价:优点、不足,提出改进意见。(评价时可将挂钩挂在教室外的栏杆上试一试。)

    3、根据同学的意见进行改进、教师巡视指导。

    4、小结:同学们用学到的技术解决了实际问题,各小组同学配合得也很好,希望在以后的生活中养成学以致用的好习惯。

    养成认真、细心、精致的劳技活动的习惯。通过评价提高学生对技术实践过程及产品的反思和评价能力,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,加强安全意识。

    (六)拓展

    1.小组合作,想想还能设计什么样的钩子并画出钩子的草图

    2.分析草图(从实用性、可操作性、外观等方面讨论)

    3.回家根据草图完成创新制作

    拓展延伸,学习简单的技术设计,增强体验,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,激励学生课后继续实践。

    板书:钳子用途:剪、夹、拧、弯……

    挂钩的制作:两端折弯,并扣紧成小圆环

    将铁丝向两侧反向弯曲成“S”形

  • 返回顶部】 【关闭】 【打印
  相关文章
  • 暂无相关文章
  • 登录 现在有条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
  • 标题:
  • 内容:
  • 请您文明上网、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    
版权所有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 苏ICP备10204884号-3 技术支持: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